標題:

台灣有没有這種傳染病---猪狂犬病?.

發問:

台灣有没有聽說過這種傳染病---猪狂犬病?. 俗称疯狗病、恐水病。是由嗜神经性病毒引起的、直接接触传染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一般潜伏期较长,短的为20天,长的可达两个月。病发时猪兴奋不安,流涎,暴躁,横冲直撞,并发生尖叫声。毫无目的地乱跑乱咬,肌肉震颤,呈阵发性痉挛,尾巴下垂不能摇摆,不食但能饮水。兴奋之后精神沉郁,靠墙呆立,有时卧地不动,继而再次兴奋,反复几天后,全身肌肉麻痹,直至衰竭,3至5天后死亡。 google News search 狂犬病 更新: 偽狂犬病(pseudorabies)是由偽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發生於犬和多种家畜以及野生动物。以發熱、奇癢和腦脊髓炎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疾病。匈牙利学者Aujesky證實該病毒,故又叫阿氏病,因其臨床症狀和狂犬病有類似之處,曾被誤認為狂犬病,後來啟用了偽狂犬病這一病名。 【病原】PRV呈橢圓形或圓形外觀,成熟的病毒粒子直徑約150~180nm,有囊膜。病毒基因組為線性雙股DNA。病毒抵抗力較強,在外界環境中可存活數週,在乾燥的飼料中也可存活3d以上。但病毒對乙醚、氯仿等脂溶劑以及福爾馬林和紫外線等敏感。 更新 2: 【流行病學】PRV感染動物廣泛,豬、牛、羊、犬、貓、鼠、兔以及紹、狐、熊等均有感染髮病的報導。研究證明,豬和鼠類是自然界中病毒的主要貯存宿主,尤其是豬,它們既是原發感染動物,又是病毒的長期貯存和排毒者,是犬、貓和其他家畜發病的疫源動物。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但多發於冬、春季,犬和貓偽狂犬病主要發生在豬偽狂犬病的流行區,是由於吃了死於本病的鼠、豬和牛的屍體或肉而感染。 更新 3: 謝謝兩位! http://guanzhu.com/group_thread/view/id-94633 女子被拱豬咬傷3個月後狂犬病發身亡 對不起我的問題不清楚---我的問題應該是 曾被誤認為狂犬病,後來啟用了偽狂犬病這一病名。這一個被偽狂犬病 豬咬傷之後的婦女其結果還是狂犬病發身亡?

最佳解答:

aa.jpg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台灣狂犬病防治史 光復前狂犬病的流行及防治 早在日據時代,本省即已有發生狂犬病的紀錄,從西元1900年起在文獻上記載的至少就有11起,發生的地方包刮了台灣南部及北部,相信這些紀錄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病例被掩蓋再檯面下未被報告,或許是疫情嚴重,致使殖民地政府不得不認真面對疫病,實施狂犬病防治的工作。曾經記載當時的防治工作包括家犬登記、流浪犬毒殺及狂犬病預防注射等。若記載無誤則當時狂犬病防治觀念與目前幾無二致,殖民地政府以行政手段進行家犬管理與狂犬病預防注射,所使用的犬隻狂犬病疫苗由淡水獸役血清製造所於民國19年起製造的不活化疫苗(現今之家畜衛生試驗所),對流浪犬進行毒殺,然而據獸醫前輩所述,當時處理的方式幾乎是見狗就殺,許多飼有犬隻的家庭風聞捕犬隊將至,都需將犬隻藏妥,否則將難逃捕殺的噩運,因此,殖民地政府處理犬隻的方式,究竟有無家犬及流浪犬的區別?有待進一步的考證釐清! 光復後至民國49年間狂犬病流行情形 光復以後,本省狂犬病猖獗,依據前農委會技正林本欽先生刊登於台灣省畜牧獸醫工作第2卷第2期(民國49國)之「台灣之狂犬病防治」文中所述『人及家畜之被咬傷發病續出,人之發生自民國37年至47年共782例之多。家畜如牛、山羊、豬、發病時有所聞,惜無報告』,資料記載人的狂犬病發生於民國37年4月15日由林宗義醫師於台大醫院發現,當年疫情局限於台北縣、市地區共有33例,隔年疫情擴展至台中縣市共92例,到了民國40年疫情達到高峰,全台除桃園、宜蘭、台東、澎湖之外其他縣市皆有發生,當年共發生238例,這波狂犬病流行一直到民國47年12月28日人的狂犬病病例才完全結束,動物狂犬病病例亦在民國50年1月後未再有報告發生。整波疫情共持續13年,造成約800件人的病例,犬、貓、牛、山羊、豬、等雖常發生,但未有統計報告。 光復後至民國49年間的狂犬病防治工作 從民國37年狂犬病出現首例至45年間狂犬病的防治工作是由衛生機關負責狂犬病預防注射、警察機關負責捕捉未登記的流浪犬,民眾所飼養的家犬依法是要辦理登記狂犬病疫苗預防注射,否則所飼的犬隻會被當做流浪狗處理的,民國四十年狂犬病疫情越衍越烈當年通報病例有238例(實際應不只此數),民國四十一年政府決定將狂犬病列入法定傳染病,政府行政力量從事規模性計劃性的狂犬病撲滅工作始於民國45年,當時的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進口十五萬劑免疫有效期限達三年的Flury疫苗(由美國Flury小姐腦部分離而經減毒之雞胚胎狂犬病活毒疫苗)進行全面性的犬隻預防注射,而以往所使用的本省自製狂犬病疫苗,免疫有效期限僅六個月,故犬隻一年需注射兩次才能確保平安,Flury疫苗確實改善了防治工作這方面的問題。民國46年政府的衛生與農政單位開始攜手合作防治狂犬病,首先於當年的1月先在雲林縣實施示範計劃,由省衛生處與雲林之衛生單位及獸醫同仁執行,在一個月內調查並登記縣內所有的畜犬並進行狂犬病預防注射。民國47年1月計劃擴大在嘉義以南六縣市全面實施,到了民國47年11月全省各縣市除澎湖縣外(因無病例發生)已全部實施完成,除了預防注射外,在這段時間,各縣市政府與警察單位于每月中旬實施撲滅流浪犬一次,對於進口犬隻則需一個月的觀察檢疫期,期滿犬隻健康無恙,始予放行。就這樣撲殺流浪犬、家犬登記、全面預防注射及加強進口犬隻檢疫,總算撲滅這一波的狂犬病的流行。 回顧與檢討 雖然經過這波達13年疫情後,台灣未再發生本土型的狂犬病病例,但是它卻流下2個謎團足堪我們玩昧至今,首先是這波疫情的源頭來字何處?曾有人認為應由民國36年上海傳入台灣,然而事實上光復之前台灣即已有狂犬病的發生,歷史記載斑斑可考,而且其流行必然達到了某種程度,否則,殖民地地方政府實在沒有必要耗費財力在狂犬病的防治上,因此,在光復之初新舊政權之際,是否由於缺乏有效的行政管理造成狂犬病爆發流行不無可能。其次,長達13年的疫情為何沒有侵入山林,在野生動物之間造成流行?如果當年的狂犬病傳入山林而在野生動物之間傳遞相信撲滅狂犬病的工作將更加困難,流行期間勢必將更久,甚至台灣從此淪為狂犬病疫區也不無可能,然而事實卻完全相反,其原因之說法有【1】光復前後有所謂封山令。禁止一般人進出山林、所以疾病沒有帶入山林,造成野生動物感染【2】狂犬病傳播主要是靠吸血蝙蝠,台灣幸無這種動物存在野外所以沒有在野生動物間傳播。個人以為以上原因雖不無可能但應該還有更重要的原因未被發現,因為狂犬病可感染所有溫血動物,可感染野生動物的機會實在太大,台灣沒有吸血蝙蝠推論其為未在台灣野生動物間流行的原因,實在可疑!而在光復前後在台灣實施的封山令更只是針對人,動物不懂法令,不管是山林或是平原,對動物而言還是來去自如的。因此,台灣是不是還有其他條件讓狂犬病無法落地生根尚待有心人去解答,或許這個答案可以讓我們不用再為了狂犬病去滿街找狗殺。

其他解答:

台灣大學獸醫學院之台灣動物狂犬病防疫網站(http://www.rabies.tw), 有人感染後之實況錄影, 可前往觀看了解更多資訊|||||狂犬病是哺乳類的共通疾病。 台灣不是疫區,但是進口的哺乳動物[寵物]都要檢疫、施打疫苗。所以買哺乳類寵物時建議到有良好口碑的店裡去,省得買回來的寵物有狂犬病,賠了夫人又折兵。
arrow
arrow

    ddp935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