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可否告訴我20世紀50至70年代香港巿民的生活??

發問:

我要做專題,主題20世紀50至70年代香港巿民的生活,希望你們能幫幫忙!!>.<

最佳解答:

[编辑] 經濟轉型 主条目:香港重光、香港1950年代、香港1960年代和香港1970年代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d/Hk_coatofarm_b4_1997.gif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香港政府徽章(1959年至1997年)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c/c6/Kw1960.jpg/250px-Kw1960.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960年九龍彌敦道 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抗戰勝利以後,中华民国國民政府一度在聯合國上要求收回香港,但礙於當時國共內戰已經開始,國民政府又沒取得美國支持,無力向英國政府取回香港。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後,与英方就香港問題達成協議:中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無意收回香港主權,也不干預支持中华民国的軍民在香港的活動,用以換取英國承認中國大陆的新政權。[來源請求]1950年,英國承認位于大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继续承認撤退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是蘇聯以後第一個承認新政權的歐美國家。 因国民党政权被推翻,數以萬計的人從大陆逃到香港。香港人口由1947年的180萬,增加至1951年的220萬。新移民提供了廉價勞動力,更重要的是把技術和資金都帶來香港。因中共政權推行鎖國政策,不少外國公司把辦事處從上海搬到香港。加上1951年爆發的韓戰使聯合國對中共政權實施禁運,香港原先依賴的轉口港貿易不能維持。這些都為香港經濟轉型為工業為迅速發展創造條件,使香港搖身一變成為製造業中心,初時以紡織業為主,其後擴展至成衣、電子製品、鐘錶及印刷等。 國共兩黨的衝突也蔓延到香港。1956年10月10日,右派工會策動大規模破壞活動,連日搗亂多家左派機構,暴徒並四出搶掠導致300人死傷,稱「雙十暴動」,港督葛量洪派遣軍警搜捕暴徒才告平息。國民政府的情報人員從此被禁止進入香港。到了1960年代,隨著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影響下,香港於1967年的一場勞資糾紛演化成暴動。香港街頭被暴徒放滿寫上「同胞勿近」的真假土製炸彈,使香港陷入一片恐慌之中,經濟一片蕭條。而深圳方面的紅衛兵亦多次意圖越過中港邊境,並與沙頭角的香港警察發生鎗戰。後來中共政府的總理周恩來,堅持不打算收回香港,這事件方逐漸平息。 暴動過後,港英政府意識到要改善民生,緩和社會矛盾。港督麥理浩在任內推行多項措施。最主要的是推行廉價出租公屋政策,使低下階層逐漸由山邊寮屋搬至公屋,改善生活環境。另外,麥理浩成立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打擊政府內嚴重的貪污問題。政府亦推行「九年免費強迫教育」、大學生資助計劃、廉價和優質醫療等,使香港步入現代化城市之列。再加上經濟迅速增長,香港與台灣、新加坡和南韓四個地方並列「亞洲四小龍」。 1970年代初期,由於新界土地契約的問題,使港英政府不得不考慮香港前途的問題。英國政府曾經多次要求向中國政府延續新界的租約,揭開了中英兩國就香港主權移交問題達20年爭拗的序幕。 [编辑] 過渡期 主条目:香港1980年代和香港1990年代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d/Hong_Kong_1978.jpg/250px-Hong_Kong_1978.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978年的香港 隨著中國大陸在1980年代的經濟開放,加上本地工資上升,香港的製造業逐漸北移。香港逐步轉變為以商業及旅遊為主的城市。香港在人均壽命、識字率及人均收入等各項社會經濟指標皆擁有驕人成績,足證香港在20世紀最後40年所獲得的成就,但主權前途問題卻亟待解決。 1980年代初,新界租約將於十多年後屆滿,最初英國向中國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主權歸中國,但英國人仍保留治權。不少香港傳統上流社會的政治及商界精英,開始時亦支持有關建議,但遭當時的領導人鄧小平否定。中國堅持英國對香港沒有主權,只有治權;而且中國不單要收回新界,更認為把香港島和九龍割讓的是「不平等條約」的產物,必須整體收回香港;但承諾保障香港人「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權利。鄧小平認為香港的資本主義自由經濟體系不同於中國大陸的社會主義體制,立即融合對雙方均無好處,故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辦法,在收回主權的同時,容許香港擁有獨立的經濟及政治制度,即所謂「高度自治」。 HY

其他解答:

日治時期結束後初期,政府壟斷了食物及原材料的採購和分發,包括了米、棉線。政府的價格管制到了1953年才取消。1955年,為了穩定食米供應、防止囤積居奇,香港開始實施食米管制方案。[15]這個時期的生活可以總結為「資源匱乏,人口激增」。不少中國大陸居民逃亡到香港,在山邊及大廈天台興建非法寮屋。[16] 結合了大陸不同宗族及香港原居民,一個充斥不同方言的社會順應而生。來自不同省份的人在香港建立自己的宗親會聯繫鄉里,亦帶來家鄉特色的飲食文化。 1960年代大部份市民待在工廠的時間比待在家裏更長。人們在以積極改善生活為前提下,亦在工餘時間與社區還有緊密的維繫,於是工作場所成為了家庭的教育中心或是「第二個家」。家中的女兒或母親開始大量投入勞動人口中,成為職業婦女[7]。 1970年代的香港從發展製造業徹底變為發展商業。香港首間超級市場——惠康,於1970年的中環開設首間分店. 當時的香港人對這個由西方帶來的事物感到新奇,並將之稱為「鬼佬市場」,但他們都漸漸地接受了。在大約1975年,大家可以在香港找到多於200間大大小小的超級市場。新興的超級市場淘汰了大多數傳統米舖、辦館以及士多。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我要 年代 香港
    全站熱搜

    ddp935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